|
在2005年版《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和2012年版《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中曾將在保護室施放的等電位地網和沿電纜溝敷設的100mm2銅導線兩項作用完全不同的措施相提並論,同稱為“等電位”地網,使專業人員在理解和執行時產生了困惑。為消除困惑,正確執行反措,本次修編時特意將兩部分分別表述,並將沿電纜溝敷設的100mm2銅導線改稱為:100mm2“專用銅排(纜)”。
條文15.6.2為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抗幹擾能力,應采取以下措施:
條文15.6.2.1在保護室屏櫃下層的電纜室(或電纜溝道)內,沿屏櫃布置的方向逐排敷設截麵積不小於100mm2的銅排(纜),將銅排(纜)的首端、末端分別連接,形成保護室內的等電位地網。該等電位地網應與變電站主地網一點相連,連接點設置在保護室的電纜溝道入口處。為保證連接可靠,等電位地網與主地網的連接應使用4根及以上,每根截麵積不小於50mm2的銅排(纜)。
條文15.6.2.2分散布置保護小室(含集裝箱式保護小室)的變電站,每個小室均應參照15.6.2.1要求設置與主地網一點相連的等電位地網。小室之間若存在相互連接的二次電纜,則小室的等電位地網之間應使用截麵積不小於100mm2的銅排(纜)可靠連接,連接點應設在小室等電位地網與變電站主接地網連接處。保護小室等電位地網與控製室、通信室等的地網之間亦應按上述要求進行連接。
變電站的一次設備區均敷設有地網,一般稱之為主地網。主地網埋在變電站地麵之下,我國變電站主地網以采用熱鍍鋅扁鋼為主,在會引起鋼質材料嚴重腐蝕的地區采用銅質、銅覆鋼等材質的接地網。
變電站控製室或保護室的建築物鋼架結構與變電站主地網多點相連,早期變電站以保護室鋼架結構作為繼電保護裝置接地點。靜態型保護出現初期,保護裝置之間、保護與通信、遠動以及其他二次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送大多還沿用了“電信號”的方式。在利用電信號作為信息方式時,信號接收靈敏度與發送、接收側兩側“參考點”之間的電位差有強相關關係。
為消除保護裝置之間以及保護裝置與其他二次設備之間電信號“參考點”電位不等所導致的幹擾,參照國外在抗幹擾方麵的經驗,1994年4月,原電力部發布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提出了在變電站敷設等電位地網的要求:“裝設靜態保護的保護屏間應用專用接地銅排直接聯通,各行專用接地銅排首末端同時聯接,然後在該接地網的一點經銅排與控製室接地網聯通。專用接地銅排的載麵不得小於100mm2。”該“等電位地網”一般沿保護屏排列方向布置,首尾兩側同時連接,以至地網任何點開斷,都仍能保證互通互聯;“等電位地網”僅有一點與主地網相聯,從而保證即或是主地網的電位發生變化,所有置於其上的全部靜態型保護裝置、二次設備的參考電位依然相等。
為防止因“等電位地網”與主地網連接線開斷造成“失地”,要求“等電位地網”與主地網之間應采用4根50mm2以上的銅質連接線相連。
同一變電站有多個保護小室時,每個小室都應各自敷設等電位地網。不同小室之間的等電位地網需要連接時,連接點都必須設在各小室等電位地網與主地網的連接處,以保證各小室等電位地網的“等電位”性不受影響。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如今國產的保護裝置,特別是智能站的保護裝置,大多采用光纖進行信號交互,對等電位地網的依賴大大減輕。但是,一些附屬設備,如交換機、通信設備等非電力係統專用設備仍然對“地電位”的穩定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變電站內的二次等電位地網仍有存在的必要。
條文15.6.2.3微機保護和控製裝置的屏櫃下部應設有截麵積不小於100mm2的銅排(不要求與保護屏絕緣),屏櫃內所有裝置、電纜屏蔽層、屏櫃門體的接地端應用截麵積不小於4mm2的多股銅線與其相連,銅排應用截麵不小於50mm2的銅纜接至保護室內的等電位接地網。
保護屏內設置接地銅排的初衷主要是為了解決電纜屏蔽線無法可靠接地的問題,因此各項反措中未提及該銅排是否需要與屏體絕緣。由於各運行單位對此理解上存在差異,保護製造廠家便在屏內設置了兩根銅排,一根用小磁柱與屏體絕緣,一根不絕緣,由此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困惑。
鑒於目前絕大多數保護裝置都利用光纖作為信號交互的介質,並且在保護裝置內部采取相應抗幹擾措施後,將用於屏蔽或濾除幹擾的接地與用於防止人身觸電的安全地聯在一起,因而保護裝置抗幹擾性能對等電位地網的依賴已經大大減輕,為此強求銅排與保護屏絕緣既難以實施也無大必要。為便於現場實施,本次修訂時特意在繼續要求微機保護和控製裝置的屏櫃下部應設有截麵積不小於100mm2的銅排時,對其加以“不要求與保護屏絕緣”的標注。
|
|